“誰說人造板生產一定要有甲醛,象我手中的這些人造板材,不僅不含任何甲醛,而且強度更高、成本更低,在將來的建筑、裝修等方面肯定會大有作為。”日前,浙江木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浙江林學院木材學科負責人馬靈飛博士向筆者展示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幾種類型不同、但是同樣不含任何甲醛成分的人造板材。
在馬靈飛展示的新型人造板材中,最吸引人的是他的水泥木絲板,這種人造板以木木和水泥為原料,經過獨特的生產工藝加工而成,這種新型的人造板材,外觀有的像“薩其馬”,由于它的完全依靠水泥膠合,所以不含任何甲醛,同時,由于木絲之間的空隙還可以吸音,用來生產劇院、歌廳等建筑常用的吸音材料效果很好。馬靈飛說,經過測試,這種水泥木絲板的密度只有0.4,可以廣泛應用于家庭裝潢,而且這種材料不會腐爛、防火性能好,防蟲性能優良。
和水泥木絲板不一樣,馬靈飛和他的團隊正在研究的木塑復合板的密度顯然要大很多,這種復合板材采用木材加工下腳料和普通廢塑料分別碾碎,然后混合在一起進行加溫,讓高溫下軟化的塑料成為木粉的膠粘劑,最后在高溫、高壓下成型。
“這種木塑復合板,不僅不含游離甲醛,而且絕對的防蟲蛀、防水,其性能強度比一般的人造板材要好的多。”馬靈飛強調說:“和別的人造板材相比,它的最大優點是:這種木塑復合材料是真正的環保的,因為這是一種可循環利用的板材。這種板材生產的產品經過多年使用,老化后,工廠可以加以回收,通過一些工藝進行碾碎成粉末,可以重新生產成板材,實行循環利用。”
筆者了解到,在浙江林學院,除了這兩種新型人造板材已經基本研究成功,但還沒有大規模進行推廣外,更多研究成果則在研究過程中就進行了大范圍的推廣。如木材膠合熱壓技術、竹子旋切成竹皮做貼面技術等,已經在有關企業大規模推廣應用。該校傅深淵教授還采用液化竹材為原料,真正實現了膠粘劑不含游離甲醛,而且強度比普通膠粘劑更高,成本更低,這一成果也已經在一些企業運用,為企業節約了大量成本。
《浙江科技報》:200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