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中國學習竹材加工技術”
今年25歲的徐力是印度孟買人,英文名字叫shrinidhi sunil takle。他本科在印度孟買大學攻讀外貿專業,2005年夏來到中國,同年9月入讀浙江林學院,成為該校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竹材工業化利用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說起到中國來學習竹材加工技術的原因,徐力說,竹子不僅中國有,印度也有很多,只是目前印度國內沒有對竹子加工進行專門的研究,也沒有相應的專業。通過網絡和朋友的介紹,他知道浙江安吉、臨安是中國竹子的主要產區之一,位于臨安的浙江林學院的竹材加工研究水平世界一流,所以他決定到這里來留學。
徐力說:“在這里我不僅可以學到理論和技術,還能實地了解竹子的生長和竹材加工情況。”他說,他在印度學的是外貿,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為臨安當地竹制品的出口提供幫助。
●“中國重視科研成果產業化”
“中國重視科研成果的產業化,很多研究都是為了直接產生經濟效益,而印度更重視基礎理論研究。”徐力說。他在浙江林學院學習雖然不久,但給他印象最深的是中國十分重視科技成果的轉化,學校也很重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現在我有很多的實驗和課外實踐課程,而在印度,這樣的課程就比較少。”他說。
來到中國后,徐力發現他的選擇是正確的,中國在竹子研究上的成就讓他驚嘆:“竹子也能做衣服?竹子也能做啤酒?”了解了浙江林學院最新研究的竹纖維、竹碳、竹醋液以及竹啤酒后,他感到竹子的研究大有可為。為了宣傳中國的竹材加工技術,他還創建了一個網站——中國竹材加工網,介紹中國的竹子研究和加工現狀。通過他的宣傳和介紹,目前印度已經有很多人表示將到中國來學習竹子加工技術。
●“到中國一定要學太極拳”
徐力很喜歡中國文化。他說,中國和印度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中國人民十分熱情和好客。到中國后,徐力發現,中國和印度文化很多方面都相似。徐力還熱愛上了中國的太極拳等功夫。他說:“中國功夫和印度瑜珈一樣,屬于國粹,到中國留學,一定要學習太極拳。”
經過短短幾個月的學習,徐力就會說一些漢語了。他說:“印度現在出國留學的人很多,但大多數去歐洲和美國,很多人本來也想到中國來,但想到中文實在太難學,就只好放棄了。”
當了解到現在中國大學生畢業后找工作越來越難,徐力說:“印度和中國一樣,人口很多以前就業也非常困難,但隨著近兩年國外投資者在印度辦的公司越來越多,印度大學生只要英語基礎好,找份工作還是比較容易的。”
說起自己未來的打算,徐力說,他想回國后用學到的竹材加工技術及外貿知識,開一家屬于自己的竹材加工公司。他興奮地告訴筆者,他到中國剛半年,就已經幫助臨安有關竹材加工企業做成了5筆外貿生意,“我現在主要是積累一些經驗,為以后的事業做準備。”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06-09/13/content_11286932.htm 《人民日報》海外四斑:2006.9.13